一个华社必须深思的问题
昨晚出席华社研究中心庆祝29周年的宴会,我的座席只有六人,旁边的座席人数也不相上下,看来出席人数不甚踊跃。
筹委会主席陈松青致谢词说,主席周素英提议筹款目标两百万元,说可以轻而易举达致目标,可是如今只筹到八十万元,他对华社的反应显得有点失望。
陈松青疑惑的说,华校筹款运动一次轻可以筹到七八百万元,他不明白为何华社不积极支持华研中心的筹款运动。这个现象,他也显得有点失望。他说有人问他,华研是什么东东,他认为这也许是华研宣传工作做得不足,华社还对华研的操作,还不十分了解。他说华研的经济拮据,靠三百万元的定期存款利息,支付庞大的研究工作和职员薪金,非常困难,今天的华研在华社里如弃婴。
我对筹委会主席的话语深有感触:
一. 周素英对华社和华教的热忱和付出有口皆碑,她定两百万的目标,无非盼望华社会像她一样骨子里流着热血,鼎力支持华研筹款。其实,任何筹款目标只宜稍高,不宜过低,不然筹款工作和反应不会激烈。众所周知,华研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守护神和堡垒,其存在价值不容置疑,文化的守护神和堡垒,有那一个有血性的华人不会支持呢?
二. 文化和民族形同唇齿,唇亡则齿寒,华族是世界上最爱护自身文化的族群之一,因此,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人的文化。是故,马来西亚的华人不可能不守护华人的保护神和堡垒。华社的头头不积极的支持华研筹款运动,事出必有因。
三. 当晚出席晚宴的贵宾,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企业家兼华教斗士:鸣锣的胡万鐸和陈凯希和十多名剪彩热心人士。当晚马来西亚的文化界的精英几乎都聚集一堂。我举目四望,想一睹我仰慕的热心教育的企业家,杨忠礼,林深静,林国泰,陈金火,古润金等人,但是他们都不在台上。我心想,见面三分情呀,筹委会成员有去拜会他们吗?我又这么想,为何华研不一劳而逸地筹募一千万呢?一千万的利息足够支付开支。筹款的途径多的是,除了向富贾商翁募捐外,还有十大义演,徒步竞走等等筹款的方法,可否达标,这要看筹委成员的能耐而已。
简言之,俗语说:集腋成裘,众志成城,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。华研必须加油。
本文修改于: 9:00pm 21/09/2014